高能耗企業產能釋應減少
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,一季度,五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.3%,其用電量合計占制造業用電量的62.3%。用電結構的“偏重”,反映了產業結構“偏重”以及各地拉動經濟增長依然依賴“兩高”產業的現實。 用電量增長與高耗能行業發展的正相關關系,顯示了我國遏制“兩高”產業推動發展方式轉變任重道遠。一些地方借“十二五”開局之年的發展沖勁,開始對“兩高”企業網開一面。央視記者在河北武安調查發現,多家鋼鐵企業自建高爐,鋼鐵產能已經成為當地政府官員不能說的“秘密”。遼寧省岫巖把一家違法建設的年產10萬噸鎳鐵合金的冶煉廠,作為政府扶持項目,反映了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急切心態。在當下,一些地方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點,發展新興產業又沒有區位、科技、人才等優勢,要想快速拉動經濟增長,只能沿用過去的粗放型發展路子,千方百計使一些不符合國家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合法化。另外,由于國家加大了對房地產業的調控力度,地方的“賣地財政”受到了制約,可能驅使一些地方不分良莠地招商引資。一些專家已對能否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表示憂慮。 電荒的發生,給節能減排帶來了嚴峻的挑戰,完成減排任務的形勢不容樂觀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我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要削減8%,氮氧化物排放總量要減少10%,火電廠是減排主體單位。據了解,環境保護部將于近期頒布實施修訂后的《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標準》。按照新標準,若對新建和2004~2011年底期間通過環評審批的現有燃煤火力發電鍋爐全部實施煙氣脫硝,對2003年底前建成的火電機組部分實施煙氣脫硝,到2015年,需要新增煙氣脫硝容量8.17億千瓦,共需脫硝投資1950億元,2015年需運行費用612億元。如果電廠一直虧損,脫硫脫硝電價補貼政策不能及時出臺,必然影響脫硫脫硝設施的建設與運行。 高耗能產業的反彈不但加大了經濟運行風險,而且對節能減排發出了預警。當前,一些地方已經開始采取限電措施。浙江已制定嚴格的有序用電方案,并對高耗能企業實行“開三停一”、“開五停二”的限電措施。廣東已經開始采取限電措施,鋼鐵、水泥、電解鋁、鐵合金、電石、燒堿、黃磷、鋅冶煉8大類高耗能產業實行錯峰生產。 3月18日,國家發改委公布了《有序用電管理辦法》,地方編制有序用電方案應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節能環保政策,其中重點限制的用電領域,包括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。其中包括高耗能、高排放企業,單位產品能耗高于國家或地方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。 對高耗能產業的限電客觀上可以減少這些行業的污染排放量。但是,由于粗放型的增長方式有改變,偏重的產業結構沒有改變,污染隨時都有可能反彈。這就提醒各地,要使“十二五”節能減排工作不像“十一五”那樣前松后緊,臨時搞突擊,嚴控“兩高”產業發展的力度不能小,淘汰落后產能的速度不能緩。 提前到來的電荒不僅讓缺電企業感到十分焦灼,也使轉方式調結構以及節能減排的形勢充滿了變數。 3月18日,中電聯發布預測報告稱,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缺口可能在3000萬千瓦左右,而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會上升。另據江蘇省電力公司透露,僅江蘇一省今夏用電預計最大缺口就在1100萬千瓦以上,缺口近16%。 浙江、江西、廣東等地已開始了新一輪的拉閘限電。最近一次類似的情況,出現在去年年底。不過那個時候是為了突擊完成節能指標,這一次電荒則有更復雜的原因。 有分析認為,煤價推高了發電成本,電廠發電越多,虧損越大,所以寧可不發電;另一個原因是,由于干旱和汛期來臨偏晚,導致水電減少。這些都是原因。但最根本的就是用電需求增長旺盛,電力增長跟不上用電需求。去年底公布的《電力工業“十二五”規劃研究報告》預測,“十二五”期間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7.5%~9.5%,但實際上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了12.7%,顯然超過了預期。 今年電荒的出現,除了上述原因之外,還有一個原因值得特別注意:高耗能企業快速反彈。此前因節能減排而停產的企業陸續恢復生產,導致用電量大幅增加。浙江省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教授分析說,高能耗企業的產能釋放,客觀上加劇了電荒。一季度浙江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9%,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3.7%,而化工、有色金屬制造等高耗能產業的用電增幅高達20%。從全國來看,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,一季度,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12.2%,比去年四季度、今年一二月分別加快2.6個和0.5個百分點。
Copyright ? 2006-2014 www.6jl.net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天津天潤鋁業有限公司 生產銷售鋁管,6061鋁管,鋁方管,合金鋁管,6063鋁管,等 網站地圖 標簽 XML地圖